页面载入中...
页面载入中...
《诗经·郑风·子衿》
佚名·先秦
青青子衿,悠悠我心。
纵我不往,子宁不嗣音?
青青子佩,悠悠我思。
纵我不往,子宁不来?
挑兮达兮,在城阙兮。
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。
注:
子衿:周代读书人的服装。子,男子的美称,这里即指“你”。衿,即襟,衣服的胸前部分。
悠悠:忧思不断的样子。
宁(nìng):岂,难道。
嗣(sì)音:保持音信。嗣:接续,继续。
佩: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。
挑(tiāo,一说读tāo)兮达(tà)兮: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。挑,也作“佻”。
城阙:城门楼。
这是一首女子唱的恋歌。她热恋着一个青年,于是和青年相约在城阙上相见。但是,这个女孩儿等了许久,也不见自己的心上人来赴约。
她等啊等,等得望眼欲穿、焦急万分,在原地不停地来回徘徊,可就是没有见到自己的心上人前来。
女孩儿埋怨心上人不按照约定前来赴约,更怪他没有捎信告诉自己未来赴约的原因。于是,就唱出了这一首情歌。
赏析:
在诗中,女主人公以第一人称“我”进行叙述,用恋人的衣饰代指恋人,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。
“青青子衿”“青青子佩”这样的描写为我们勾勒出一个风流倜傥的英俊青年形象。男子的美好的气质与风度尽在其中,由此就引出下文的“悠悠我心”。
在心上人未至时,女主人公的相思便转为惆怅与落寞,还有丝丝幽怨:“纵然我没有去找你,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?纵然我没有去找你,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来?”
女主人公久等恋人,却不见一丝人影,她心烦意乱、焦灼万分,于是就在城楼之上如热锅蚂蚁来回转动。
等待是漫长的,仿佛时间被无限拉长,于是女主人公在结尾无奈感叹:“一天不见你的面啊,好像已经有三个月那样长!”
这种层层递进的描述,将相思之苦刻画得更为深刻,也更能表现女子焦急难耐的心情。
这首诗意境优美,连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都充满了诗意,可优美之下,更多的却是等待的痛苦。
关于等待,张爱玲写道:“等待是苦的;是辛酸的;是委屈的;是无怨无悔的,在等待中,人们学会坚强学会乐观,而这一切,是因为爱。”
所以,《子衿》中的女主人公迟迟不愿意离开,是因为她深爱着自己的恋人,为此甘愿长久等候,纵使心急如焚临近绝望也不愿意离去。
女主人公最后等到了自己的恋人了吗?我们无从得知。 只余一缕惆怅,让我们自己品味和体会其中滋味。
现在,随着社会迅速发展,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,连遇到一份真挚的感情似乎都成了一种近乎奢侈的愿望。
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场讨论:为什么现在女孩越来越不愿意陪男生奋斗?
不愿意陪男生奋斗,是不愿意等。因为害怕等到最后,陪在他身边的不是自己,付出了时间却没有得到正比的回报,大多数人都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。
现在的女孩都拥有自己清晰的目标,她们想要的东西,都可以靠自己争取,不必依靠男人。以往的“重男轻女”教育,导致大多数女性受教育程度底、范围小,因此也从观念上认为女性要找到托付终身的男人才是一生的目的,所以那个时候,女孩都愿意等待。
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思想观念的改变,女生们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自我思考的能力,自然更加不愿意等待。因为等待耗费的是她们珍贵的时间。
人的一生那么短暂,为什么要等?
我知道我想要什么,我有自己的梦想和坚持,我更加害怕后悔,所以在爱情与理想之间,我选择了理想。
我做出的选择,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活出不一样的自我。
同样有人愿意等待,放弃未来可能更好的繁华,只是因为想得到一份真挚的爱情,成就一世一双人的佳话。
理想也好,爱情也罢,都是个人的取舍,都是用自己的选择度过不一样的人生。我们都无可指摘 。
在女孩的最美的年纪里,我希望我可爱的女孩们,都能活得五彩斑斓,充满生机与活力。
如果换作是你,你愿意为一个人等待吗?
《诗经中关于下雪的诗句(下雪诗句 诗经)》:等您翻牌子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