页面载入中...
页面载入中...
经典的诗歌有什么标准呢?无论什么年代,总会使人产生共情,对诗中的情感、认识、道理深信不疑。我想,这就是经典的诗歌吧。
优秀的诗歌不需要出自名家,不需要借助诗人的光环,即使不知道作者,也不会影响它千古流传。
汉代就有一首这样的诗,作者不详,具体创作时间不清楚,却是一首经典 诗歌。诗歌名为《悲歌》。
悲歌
佚名 〔两汉〕
悲歌可以当泣,远望可以当归。
思念故乡,郁郁累累。
欲归家无人,欲渡河无船。
心思不能言,肠中车轮转。
题目就令人觉得忧伤,悲歌,一曲悲凉之歌。
人总是要经历痛苦,有些苦难,经历过的人痛不欲生,没有经历过的人,也会心碎。
《悲歌》是一首思乡诗,千里之外的游子,想到家乡,怎能不伤心。
悲歌可以当泣,远望可以当归。思念故乡,郁郁累累。
悲歌一曲代表哭泣的泪水,眺望远方当作回到故乡。
如果说痛哭流涕是因为心痛,那么欲哭无泪是一种什么程度的痛呢?悲歌代泣,或许这位游子刚刚离开家乡的时候,奔波忙碌时,想到家人,也会在深夜里痛哭不能自已。久而久之,泪水化为悲歌。苦 更多,泪渐少。
时间久了,也就淡了归乡的念头,望一望家乡的方向,就当是回家了。回家的道路“郁郁累累”,草木茫茫,山岗重重,这层层阻隔在眼前,即使望去,难见故乡,不见亲人。
“欲归家无人,欲渡河无船。
这两句是最让人心痛的地方了。有家不能回已经够苦,无家可归又是怎样的绝望啊。读到此句,总会想起《十五从军征》中的老人,十五岁从军,八十岁才能回到家乡,回来时却已是物是人非,“遥看是君家,松柏冢累累。”记忆中鲜活的亲人,全都变成累累坟冢。如此这般,回家又有什么意义呢。欲归家无人,家人在就是家,家人不在便是无家可归了。
即使有家,也回不去啊,因为“欲渡河无船”。这句当然不是说诗人回家时走到河边,没有渡船。而是说诗人无路可走,前途坎坷。
无家可归,无路可走,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痛苦呢?
心思不能言,肠中车轮转。
最后两句描写游子的心情:心里的痛苦无人可说,也难以倾诉。只能闷在心里,像车轮在肠子里转动一样,阵阵绞痛。
最后一个比喻,运用的恰到好处,字句中蕴含着诗人深深的痛。
有些痛苦只能自己默默忍受,愿人人都不要经历这种折磨,痛苦少一点,快乐多一点。
渔小鱼/文,禁止转载。
喜欢就点下关注吧!
《形容想离开的古诗词(形容西安的古诗词)》:等您翻牌子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