页面载入中...
页面载入中...
1960年4月初,我那时16岁,随四川足球二队去北京参观学习几个国家的比赛,记忆中有原苏联,原捷克,波兰等俱乐部的球队,还有非洲地区一个国家队。学习期间,我们住在淘然亭游泳池招待所,在殷树柏教练的带领下,每天乘车去先农坛北京队训练基地训练。其间我们对河南队打了两场,山东队打了一场(这两个队主教练杨宗琪和王德明都是四川队支援去的)。当时二队上场阵营有梁朝渊、余景德、许义德、彭万良,张振中、兰钟仪、叶天培、杨端壁,王良钊,李瑛瑛和笔者。很多都是一线队员。笔者年龄最小,三场球都是首发,一直打到裁判鸣终场哨。至于自已打的好与不好,我根本懂都不懂,更无法去分析评价。但队上就冒出一句流行语:黄绍勤出国身材。后来得知是兰钟仪最先叫出来的(以后我俩在足球事业上走的最远,是最好的搭档)。队友的认可,领导和教练的爱护,我的头有些大了。特别是有一次领队徐凤仪把我叫到他面前,拉我坐在他的大腿上,这时我不知道自已有几斤几两了。
从北京回成都,队上召开批判会,笔者当然成了重点。开会前一天晚上殷指导找笔者谈话,叫我首先要承认自已有骄傲思想,要深刻认识骄傲的危害作用,要深挖骄傲的根源,检查不好还要重来,谨防弄我出队……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呀!屁股还没有坐热,弄不好就要喊走人,笔者哪敢往后想哦?根据殷指导的指示,我写了几大篇检讨稿。包括资产阶级兼地主出生都通通写上去了。痛骂自已是剥削阶级的后代,是吃农民血汗粮食长大的小剥削者……那天只差没有痛哭流涕了。
开了大约两个小时的会,只有两个人发言,一个是没有去北京在人事处工作的张志铁,还有一个宜宾运动员张胜琪。他们认真指出了我身上存的问题。但都还是比较温和的,毕竟我入队不久,左邻右舍还比较好相处。仅管如此,对我而言,还是大大地吓了一跳。
自从60年5月份的批判会,让我明白了向前走的道理,谦虚谨慎是前进的开路石,是指南针;骄傲则是奋斗的拦路虎,绊脚石。要想在足球事业上有点成就,必须具备两样东西:
一、全面的足球技术,别人难以动摇你的位置;
二、没有更多缺陷的人格,队友拥护你,领导和教练信任你。
没有那次批判,笔者在足球这条道路上不会走多远,很可能在N多次大浪淘沙中早早地卷进了大海……笔者感谢1960年5月的批判会,感谢青年时期悟出人生成长的轨迹。
《最难忘的一件事300字(最难忘的一件事300字作文三》:等您翻牌子呢!